坚守铸就梦想,传承方能远行---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庆祝第39个教师节主题活动暨老中青教师交流会

发布日期: 2023-09-28   作者:  浏览次数: 16

七十载筚路蓝缕,开拓前行,硕果累累。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从光学教研室发展为“教委量子开放实验室”,进一步建成“光谱学与波谱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而今建设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它的发展离不开一批又一批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光谱学人的孜孜求知。

为了学习、传承和发扬老一辈科研人员的科学精神和优良作风,提升实验室在职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023年9月21日,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光学大楼召开庆祝第39个教师节主题活动暨老中青教师交流会,多位老前辈教师受邀 “回家”。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实验室教授孙真荣和实验室全体党政领导、部分老中青教师代表参会,会议由实验室党总支副书记马玲主持。

实验室党总支书记郑利娟对前来参会的老前辈教师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她谈到,请前辈们回来,一是想念大家,为老前辈们之间、老中青教师们之间创造相聚的机会;二是回顾实验室的发展历史,让与会教师沉浸式感受实验室的深厚底蕴以及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同时希望老前辈们传经送宝,对实验室重组建设、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给予指导和建议,指引在职教师们握好接力棒,促进实验室发展再上新台阶。

实验室党总支书记郑利娟致欢迎辞

实验室副主任张诗按从实验室发展历史、师资规模、研究方向、科研成果、国内外交流合作、平台条件以及发展现状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听完介绍,大家一起观看了实验室简介视频。

实验室副主任张诗按介绍实验室情况

 82岁高龄但仍坚持工作在科研一线的马龙生教授作为前辈教师代表,带领与会教师们一起回顾实验室发展历程,特别是历史上重要科研活动、重要装备建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科研故事,每一个科研故事都蕴含着一段不平凡的科研历程。他举例:80年代,他自己和王祖赓、夏慧荣等多位老前辈教师都毅然决然放弃了国外的优厚条件,选择学成回国投入实验室建设;那个年代,实验室没有除湿机,需用加热的方式创造实验室的高温除湿条件,一天下来要换下三套被汗水湿透的衣衫,但大家仍然无怨无悔、坚持开展研究。正是在这样一群科研人的执着和努力下,实验室在大气污染监测、激光器研制等方面集智攻关,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实验室在发展高分辨光谱的研究过程中与多位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得主有合作经历,相关成果被获奖演讲引用,借此勉励实验室中青年一代要向诺贝尔奖得主学习,树立高远目标,勇攀高峰、敢为人先。

马龙生教授讲述科研故事

与会教师互动交流

实验室主任程亚教授作总结讲话,他对老前辈教师们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美好的祝愿,他谈到,实验室经过长期的建设积累,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科研成果,这离不开老前辈们的艰苦奋斗和兢兢业业,希望实验室在职教师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科技产业经济格局,继续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勇于革新,在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前沿领域不断深耕,产出更多科技转化成果,为推动学校、学院、实验室各项事业的更快速度、更高质量向前迈进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实验室主任程亚总结讲话

会后,老前辈教师们到光学大楼地下一层实验室参观和进一步交流。实验室优越的科研条件、规范的科研管理模式和丰硕的科研进展让他们感叹不已,他们提出希望实验室新一代要发扬实验室“三高”(高分辨、高灵敏、高精度)特色,再接再厉,再创高峰。合影留念后,老前辈教师们恋恋不舍离开,并表示会常“回家”看看。

老前辈教师们参观实验室

部分老前辈教师们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