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校友朱诗尧院士受聘我校荣誉教授

发布日期: 2018-05-02   作者:  浏览次数: 298

4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杰出校友朱诗尧受聘我校荣誉教授,并作光学前沿学术报告。校党委书记童世骏,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任友群,副校长孙真荣会见了朱诗尧院士。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程亚、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健等陪同会见。200余名师生参加授聘仪式并聆听了学术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杰出校友朱诗尧受聘我校荣誉教授,并作光学前沿学术报告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程亚教授主持会议  

受聘仪式上,任友群代表学校向朱诗尧院士颁发了我校荣誉教授证书。程亚在致辞中介绍了朱诗尧院士的主要学术成就,并希望通过与朱诗尧院士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我校相关学科建设。朱诗尧致答谢辞,回忆了他在我校求学期间的经历,勉励在座学生努力学习,珍惜在校生活,积极投身科研,为社会做更多贡献。 

校领导会见朱诗尧院士

随后,朱诗尧院士作题为“Interference of One-dimensional Superradiance Bichromatic Lattices in a Bose-Einstein Condensate”的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其课题组在超辐射晶格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他表示,不同于我们一般在实空间所见到的晶格,这一晶格结构存在于动量空间,即不同格点不是具有不同的位置,而是具有不同的动量。通过增加调制激光的数目,可以将晶格拓展到高维度。两维的超辐射晶格具有和石墨烯相同的结构,可以用来模拟拓扑绝缘体(Haldane模型)。有趣的是,超辐射晶格的维度不受三维空间的限制,可以出现高于三维的情况,为模拟高维拓扑物理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朱诗尧院士作学术报告

 讲座精彩纷呈,师生踊跃提问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踊跃提问,并得到了朱诗尧院士详细且具有启发性的回答。

 朱诗尧,1945年12月出生于上海市。196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1981年于山西大学获物理学(光学)硕士学位。1986年于上海交通大学获物理学(固体物理)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8年任美国新墨西哥大学、1992年任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助理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1993年在中国香港浸会大学历任副教授、教授,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2010-2016年任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实验室教授。2016年12月至今,任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和浙江大学量子信息交叉中心首席科学家。

朱诗尧从1980年开始长期从事量子光学、激光物理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领域的研究工作,“在无反转激光研究,自发辐射噪音抑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工作”。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04年获第十七届花拉子模国际大奖二等奖,2014年获Lamb奖。

朱诗尧是英国物理学会会士、美国光学学会会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15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截至2017年12月,朱诗尧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nce 1篇,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篇,这些论文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论文的Google Scholar 总引用次数超过12500 次,其中他引超过70%,H-因子54。单篇被引用超过1000次的论文有1篇,单篇被引超500 次的论文3 篇, 超100 次的论文31篇。学术贡献主要为“自发辐射抑制和无反转激光方面的开创性工作”(美国物理学会和美国光学学会的citation)。近五年内主要从事量子光学方面的研究,包括量子相干、波粒二象性、集体自发辐射、拉姆移动等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