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镱原子光钟研究进展
发布日期:2017-01-19   作者:李本泰   浏览次数:996

原子频标是原子频率标准的简称,它参考在原子分立能级间的量子跃迁,能提供非常稳定和准确的频率源。频率的倒数是时间,当原子频标被用于计时时,通常也称为原子钟。按照量子跃迁的频率(即工作频率)划分,原子钟可分为微波钟和光钟两大类。目前,微波钟已发展地非常成熟,并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诸如高速通讯、精确计时和卫星导航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光钟作为新一代原子钟,凭借工作频率高的优势,性能预期远超微波钟,因而发展的潜力巨大,将极大满足人们对更高精度的时频应用需求。

实验室徐信业教授研究小组经过长期的努力,已建立两套冷镱原子光钟系统。在第一套系统中,他们对镱原子的奇同位素 171Yb 依次进行两级冷却,由此获得的冷原子再被装载进“魔术波长”的一维光晶格的势阱中,此时对原子的钟跃迁进行钟探询不存在多普勒频移和光子反冲频移,晶格势阱引起的光频移也得到了极大的抑制。他们首先利用共振吸收的荧光减弱法获得了钟跃迁信号,相关成果发表在Chin. Phys. B 22, 090601(2013)。通过改变探测方案和优化实验条件,他们进一步提高了钟跃迁谱线的信噪比,观察到四条超精细结构跃迁并同时实现了对它们的量子操控,最后获得了线宽约6Hz的谱线,此成果发表在 Laser Phys. Lett. 12, 025501 (2015)。接着,他们又对冷镱原子碰撞频移进行了理论分析,成果发表在 Laser Phys. Lett. 12, 015501 (2015)

近一年来,徐信业教授研究小组又在第二套光钟系统中获得了类似结果。随后,他们对两台光钟进行闭环锁定并完成了比对实验。同步比对的结果显示单台光钟的频率稳定度在1000秒左右已进入10-17水平;通过对两台光钟进行比对,他们还对冷镱原子光钟频率不确定度进行了初步的评估,约为1.90-16。相关研究成果最近受邀发表在《物理》45, 431 (2016) AAPPS Bulletin 26, 10 (2016)。通过测量真空腔体的温度并借助有限元模拟,他们分析得出真空腔内冷原子附近环境温度,评估黑体辐射频移的不确定度为1.250-17,这一成果发表在Chin. Phys. B 25, 103202 (2016),并作为封面文章推介。

最近,他们正在努力把冷镱原子光钟频率不确定度降低到10-17量级;同时正在建立一套可溯源到秒定义的频率参考系统,从而实现对冷镱原子光钟绝对频率的测量,向国际组织报数。

(a)装置示意图;(b)钟跃迁谱线;(c)稳定度测量;(d)晶格光频移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