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报告】激子极化激元室温非平衡态凝聚体和晶格调控
发布日期:2022-09-28   作者:秦梦瑶   浏览次数:86

报告人:熊启华 教授   

主持人:张诗按 研究员   

间:2022930日(周五)1000   

点:光学大楼B325会议室/腾讯会议ID502-358-644    


报告人简介:

熊启华教授,美国物理学会和光学会会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1997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2000年从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2006年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6-2009年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2020年间在南洋理工大学物理与应用物理系工作,2016年获聘正教授。2021年初全职加入清华大学物理系。熊启华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凝聚态光谱学以及低维量子材料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和量子调控。他在光与物质强耦合、激光制冷、半导体光学和光电子学等前沿课题做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工作。在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了260多篇文章,其中包括《自然》及子刊22篇,并多次被世界知名杂志及大众媒体所报道,总引用次数超过17000次。其出色的研究获得了一些奖励和认可,比如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9-2020)、新加坡物理学会纳米科技奖(2015)、首届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NRF Investigatorship2014)和NRF Fellowship (2009)等。目前担任《Nano Letters》、《半导体学报》、《物理学报》和《Chinese Physics B》副主编,和多家国际知名期刊编委。


报告内容简介:

半导体材料因为其能带结构和电子-声子-光子等多种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各种丰富的元激发,深刻影响半导体载流子的输运性质以及光-电响应。本报告以二维层状半导体材料和卤化物钙钛矿半导体为典型代表,探讨光学微腔中激子与光子强耦合产生的新的量子振荡态-激子极化激元。这种“半光-半物质”的玻色子具有极低有效质量和较强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支持非平衡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这种宏观量子现象。BEC通常在冷原子体系极低的温度实现,近年来各类半导体材料强耦合研究的进展,使得激子极化激元在更高的温度甚至室温实现了凝聚和激射。报告中我们将聚焦半导体微腔激子极化激元的形成、凝聚和非线性效应的表征,在光谱学上,阈值、粒子数统计分布及相干性是BEC和激射的重要实验证据。最后我们探讨对激子极化激元BEC凝聚体的晶格调控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其在拓扑光子学器件、量子模拟器等方面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J.X. Zhaoet al., “Nonlinear polariton parametric emission in an atomically thin semiconductor based microcavity”, Nature Nanotechnol.17, 396–402 (2022)

2.      R. Su et al., “Optical control of topological polariton phase in a perovskite lattice”, Science Advances7, eabf8049 (2021)

3.      J.X. Zhao,et al., “Ultralow threshold polariton condensate in a monolayer semiconductor microcavity at room temperature”, Nano Lett.21, 3331–3339 (2021)

4.      R. Suet al., “Observation of exciton polariton condensation in a perovskite lattice at room temperature”, Nature Physics16, 301-306 (2020)

5.      R. Su et al., “Room temperature long-range coherent exciton polariton condensate flow in lead halide perovskites”, Science Advances4, eaau0244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