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共促发展—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
发布日期:2025-09-26   作者:王玲   浏览次数:15

924日下午,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国重室、高研院”)新学期首次全体教职工大会在闵行校区四教314教室顺利召开。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研院院长施国跃,高研院执行院长张诗按等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会。会议通报、部署近期重点工作,会议由高研院党总支书记潘海峰主持。

副校长、高研院院长施国跃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高研院自成立以来全院师生所展现出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各项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他指出,国重室高研院在科研项目申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下一阶段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面向未来,施国跃对全体教师提出新的期望: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根本导向,主动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持续优化学科发展方向;要在党政领导班子的统筹引领下,充分发挥国重室高研院在精密光学等领域的特色优势,重点打造2–3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水平研究平台,加快构建高效、开放的协同创新机制。他号召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共同推动高研院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奋力开创高研院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党总支书记潘海峰带领全体教职工专题学习了学校“十五五”规划的核心内容,并结合典型案例开展师德师风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警示教育。他强调,全体教师要以身作则、严守纪律,规范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生态。在随后的人事与人才工作通报环节,潘海峰详细说明了校外兼职管理、因公/因私出国(境)等相关流程,重点介绍了高研院科学委员会与青年科学委员会的组建进展、党政领导班子分工调整情况,并就进一步推进管理工作公开透明、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参与高研院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潘海峰还通报了2025年度高研院绩效分配方案及近期出台的多项规章制度。会议专门安排9名新进教职工进行自我介绍,充分展现了高研院人才队伍的朝气与活力。

党总支副书记马玲系统通报了近期学生工作重点内容,包括202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与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部署、新生入学教育与党建安排、奖助学金评审与博士生助研津贴发放等工作。同时,她还介绍了“双创”奖项申报、“光之语”学术沙龙等学风建设活动,并对学生安全稳定及宿舍办公室卫生检查等日常管理工作的安排进行了说明。

杨涛老师介绍了近期成功举办的2025年度精密光学前沿科技研讨会的整体情况,50余名领域内顶尖专家受邀参会,与会专家对高研院展现出来的整体风貌,尤其是青年学术骨干群体的出色表现表示高度赞赏与肯定。此外,杨涛老师还介绍了办公室行政岗位分工,预告了近期拟开展的秘书业务咨询和专题讲座工作,同时通报了近期师生办公室空间优化调整的实施和进展情况。

陈缙泉老师通报了近期高研院推荐免试研究生(推免)招生工作与名额总体情况,重点就各类博士招生名额进行了详细解释说明,同时对本学期研究生学位申请工作以及研究生国际交流项目申报的有序推进提出了建议,并再次强调高研院招生政策的规范要求。

潘登老师介绍了近期国际来访交流情况,鼓励各位老师充分利用国际合作资源,积极与外方院校开展联合培养学生项目、共同举办国际会议等,以此为抓手努力推进实质性合作。同时,还就研究生出国(境)访学资助项目的申请条件、资助标准,国际会议的分类以及审批流程等事项进行了提醒说明。

校级安全员杨岩老师结合近期实验室安全检查结果与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强调全体师生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坚决防范各类安全隐患。同时还重点通报了上级部门对大仪信息化管理的新要求,以及当前高研院在大仪使用机时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仪器领用人要切实担负起管理责任,确保仪器使用数据的准确统计和及时上报。

执行院长张诗按系统通报了高研院近期科研工作进展,包括科研项目申报立项、各类奖励申报获批情况,并重点总结了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他还就学校74周年校庆学术报告征集工作作出部署。

在总结讲话中,执行院长张诗按详细介绍了高研院近期围绕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所取得的积极进展。他指出,在徐红星院士和施国跃副校长的直接领导与亲自主持下,高研院通过广泛征求本领域院士、专家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整合与凝练研究方向,明确重点攻关任务,为下一阶段工作绘制了清晰可行的实施蓝图。本年度,高研院在科研项目与成果方面实现多项重要突破: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实现了该类别项目的多年来的新突破;连续第五年荣获上海市科技奖励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率再创新高。这一系列成绩,充分体现了高研院扎实的科研积累与持续的创新能力,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高研院积极谋划上海市未来学科申报工作、持续深化与中国航发商发等单位的战略合作,在多领域布局中努力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需求、对接上海市发展方向、呼应学校整体规划。张诗按强调全体教师要尽早谋划、提前准备,在夯实国家基金申报基础上,积极争取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科研项目等各类课题,主动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项申报。在学生培养方面,他要求研究生导师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张诗按最后代表领导班子,对高研院成立以来全体师生所展现出的团结拼搏、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表示衷心感谢,并号召大家继续保持干劲、把握机遇、协同攻坚、主动有为,共同推动高研院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