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NGLISH
   
  • 首页
  • 单位概况
  • 人才队伍
  • 科学研究
  • 开放运行
  • 研究生培养
  • 先进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
  • 信息公开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单位简介
    • 单位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发展历史
    • 人员分工
    • 联系我们
  • 人才队伍
    • 名师风范
      • 两院院士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优秀青年骨干
      • 省部级人才计划一览表
    • 研究生导师
    • 教师名录
    • 博士后工作
      • 博士后工作办
      • 在站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研究基地
    • 科研动态
    • 科研项目
    • 学术报告
  • 开放运行
    • 国际合作
    • 开放课题
    • 日常管理
  • 研究生培养
    • 招生信息
    • 培养方案
    • 学生园地
  • 先进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
    • 联合研究院简介
    • 联合研究院领导
    • 合作成果
    • 人员交流
    • 新闻
  • 信息公开
    • 教学文件
    • 科研文件
    • 财务文件
    • 安全文件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 肿瘤靶向比率型金纳米团簇传感器用于活体pH定量监测
    肿瘤靶向比率型金纳米团簇传感器用于活体pH定量监测
        肿瘤的酸性微环境是癌症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在细胞代谢、增殖、凋亡以及药物耐受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实时、精准地监测活体肿瘤内部的pH动态变化对于理解抗癌机制和开发靶向疗法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检测方法如磁共振成像等存在时空分辨率不足、缺乏特异性等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张三军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兼具肿瘤靶向功能与pH灵敏响应特性的新型比率型荧光金纳米团簇生物传感器,华东师范大学叶海峰教授团队提供...
    发布日期:2025-09-05
  • 高品质准连续谱束缚态调控
    高品质准连续谱束缚态调控
        近年来,连续谱中的束缚态(BICs)成为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优异平台。BICs是嵌套在连续背景谱中的理想局域模式。从物理本质上来说,它对应的是品质(Q)因子无穷大的泄露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人们需要将理想的BICs转变成具有高Q因子的准BICs。高Q准BICs模式的激发通常伴随着极大的近场增强,因此准BICs被广泛用来实现高性能纳米光子与光电子器件,包括低阈值激光器和超灵敏生物传感器等。对称性保护BICs作为最简单和...
    发布日期:2025-09-03
  • Yb:CALGO激光器产生亚百飞秒涡旋光束
    Yb:CALGO激光器产生亚百飞秒涡旋光束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曾和平教授团队在超快涡旋激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实现了脉冲宽度低于100飞秒的高功率涡旋光束的腔内直接生成。该研究成果以Sub-100 Fs Vortex Beams Generated from a Yb:CALGO Laser为题,发表于光学领域期刊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涡旋光束因其独特的环形光场分布和携带轨道角动量(OAM)的特性,在光通信、微观粒子操控和量子信息...
    发布日期:2025-09-02
  • 多共振准BIC超构表面
    多共振准BIC超构表面
         连续谱中的束缚态(BICs)是存在于辐射背景中的特殊光学模式,其能量被完全局域在结构内部而不发生泄漏。这种模式在理论上具有无限的品质因子(Q因子)和极强的场局域能力。对于对称性保护BICs(SP BICs)而言,可以通过打破对称性可将其转化为超高Q准BICs,并产生显著的场增强效应。准BIC为激光器、高灵敏度传感、量子强耦合及非线性谐波产生等领域带来革命性潜力。然而,迄今为止报道的大多数研究工作都集中在...
    发布日期:2025-09-02
  • 高分辨中红外单光子计算时域鬼成像
    高分辨中红外单光子计算时域鬼成像
    高分辨与高灵敏的中红外时域探测与分析技术是解析超快动态过程与实现精密测量的重要手段,在远程红外大气遥感、深空自由空间通信、单分子超快动力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传统中红外探测器件在灵敏度、响应速度和工作温度等性能方面仍有待提升,亟待发展室温条件下兼具高时间分辨率与高探测灵敏度的红外测控新方法。 近年来,时域鬼成像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其利用光场的时间关联特性,允许使用低速探测器来重构高速时间信号,...
    发布日期:2025-08-26
  • 中红外非线性空间复用高速成像
    中红外非线性空间复用高速成像
      中红外高速成像是实现运动目标追踪、瞬态物理过程解析以及复杂动力学系统研究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燃烧诊断、材料加工和医学成像等领域。然而,受限于中红外探测器在像元规模、读出速度和探测灵敏度等方面的技术瓶颈,现有的大面阵中红外探测器难以兼顾高空间分辨率与高帧率,严重制约了其在快速变化或不可重复过程中的实时观测能力。因此,在保持高阵列规模的同时提升中红外成像帧频,已成为该领域亟待攻克的关键难题。 ...
    发布日期:2025-08-25
  • 界面附近点声源的辐射调控
    界面附近点声源的辐射调控
         点源的辐射是波动物理学的基石,支撑着光学与声学等众多领域的发展。在光学中,点源可作为量化局域光学态密度(LDOS)的探针,为量子电动力学、表面增强光谱学和纳米天线等应用奠定了基础。尤其是界面附近点光源辐射,可用来揭示光学倏忽逝场相关的微纳光学基础效应,例如横向光场自旋角动量(SAM)。目前,光学点源在界面附近的辐射问题已形成较为完备的解析理论框架。随着微纳光学的快速发展,研究者也开始...
    发布日期:2025-08-24
  • 超慢光孤子的实验研究
    超慢光孤子的实验研究
        电磁诱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简称EIT)现象的发现标志着人们对主动光学介质的研究与应用进入了新时代。虽然此前人们早已意识到利用主动介质可以显著增强介质的光学响应,但由于在主动介质中光与物质(原子、分子等)发生共振相互作用,导致介质对光的强烈吸收,所以人们一直认为利用主动光学介质实现增强的光学响应是不切实际的。EIT现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引入外加控制光场相干地制备多...
    发布日期:2025-08-23
  • 单细胞水平同时定量细胞内pH和乳酸的新型荧光寿命探针
    单细胞水平同时定量细胞内pH和乳酸的新型荧光寿命探针
        代谢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如pH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实时动态监测代谢物和pH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然而,传统的荧光强度检测方法易受pH波动干扰,难以实现代谢物浓度的准确定量。华东师范大学张三军教授团队与华东理工大学赵玉政教授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基于荧光寿命的新型生物探针绝对定量方法(BOEAQ),成功实现了单细胞水平下pH和乳酸浓度的同时定量检测。    研究团队利用比率型乳酸探针F...
    发布日期:2025-08-22
  • 类星际环境下三氧化氢(HOOOH)分子的形成与探测
    类星际环境下三氧化氢(HOOOH)分子的形成与探测
        三氧化氢(Hydrogen trioxide,HOOOH)作为最简单的多氧化物之一,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大气、生物体系及环境反应中的关键中间体。自1880年被首次提出以来,该分子在实验室条件下的形成与表征已历经百余年的探索。由于三氧化氢振动光谱与水分子强吸收带高度重叠且结构热稳定性很低,在复杂环境中难以实现确证,使得其在星际空间与太阳系冰体中的形成一直停留在理论推测阶段。    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
    发布日期:2025-08-20
  • 一个光子传递两份光动量给电子
    一个光子传递两份光动量给电子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倪宏程、吴健科研团队在光动量传递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科研团队建立了涵盖任意参与光子数的光动量传递统一理论框架,在理论与实验上同时证实:在原子光电离过程中,每多吸收一个光子,光电子平均获得两份光子动量,而原子核则获得反向反冲动量。这一发现打破了传统“单光子→单份动量”的认知,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提供了全新的...
    发布日期:2025-08-19
  • 快照式宽谱相干衍射超快成像
    快照式宽谱相干衍射超快成像
       随着物理、化学、生物等前沿领域对超快过程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在单次测量中同步获取动态场景的时空与相位信息,成为当前光学成像技术亟待突破的关键问题。在众多成像技术中,相干衍射成像(CDI)因其独特优势而成为可行方案。CDI通过单次曝光的衍射图样重建物体的强度和相位信息,无需参考光和复杂的光学对准,这使得其在传统光学成像难以满足的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采用单个超短脉冲照明,CDI技术能够在...
    发布日期:2025-08-19
  • 从皮秒到毫秒的多尺度动力学:关联CsPbX₃钙钛矿量子点中的自旋相干性与亚稳态光生电荷
    从皮秒到毫秒的多尺度动力学:关联CsPbX₃钙钛矿量子点中的自旋相干性与亚稳态光生电荷
       全无机铅卤钙钛矿(CsPbX₃,X = Cl, Br, I)量子点凭借卓越的光电性能,已成为一类重要的半导体纳米材料。与传统Ⅲ-Ⅴ或Ⅱ-Ⅵ族半导体相比,铅卤钙钛矿具有类倒置能带结构且导带中自旋-轨道耦合强烈,从而表现出全新的自旋特性。尤为突出的是,这些材料在圆偏振光激发下可实现高自旋极化;室温下空穴自旋相干依然稳定;且空穴-核自旋相互作用显著强于电子-核自旋相互作用。CsPbX₃量子点中观察到的稳健空穴自旋相干可...
    发布日期:2025-08-18
  • 量子关联增强的双光梳光谱技术
    量子关联增强的双光梳光谱技术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曾和平教授与闫明研究员团队在双光梳光谱领域取得进展。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量子关联增强双光梳光谱(QC-DCS)技术。该技术利用关联光梳的强度差压缩,突破了散粒噪声瓶颈,与频率上转换探测技术结合,实现中红外量子增强的分子指纹谱测量,在精密光谱、痕量分析、红外遥感、燃烧诊断等前沿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成果以...
    发布日期:2025-08-17
  • 钙钛矿超晶格多体激子量子态调控
    钙钛矿超晶格多体激子量子态调控
        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徐红星教授团队、孙政研究员与上海光机所董红星研究员合作,在钙钛矿超晶格中集体激子协作与量子相干态调控领域取得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光学期刊Laser Photonics Rev. 2025, 2401847。    钙钛矿量子点(PQDs)具有优异光电性能和强激子束缚能,但在超快光电子学和量子信息处理领域应用受限于缺乏稳定多体量子相干态及相...
    发布日期:2025-08-16
  • 每页 15 记录  总共 293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20 跳转到 

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光学大楼

邮箱:lps@phy.ecnu.edu.cn 电话/传真:021-54836023

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