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NGLISH
   
  • 首页
  • 单位概况
  • 人才队伍
  • 科学研究
  • 开放运行
  • 研究生培养
  • 先进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
  • 信息公开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单位简介
    • 单位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发展历史
    • 人员分工
    • 联系我们
  • 人才队伍
    • 名师风范
      • 两院院士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优秀青年骨干
      • 省部级人才计划一览表
    • 研究生导师
    • 教师名录
    • 博士后工作
      • 博士后工作办
      • 在站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研究基地
    • 科研动态
    • 科研项目
    • 学术报告
  • 开放运行
    • 国际合作
    • 开放课题
    • 日常管理
  • 研究生培养
    • 招生信息
    • 培养方案
    • 学生园地
  • 先进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
    • 联合研究院简介
    • 联合研究院领导
    • 合作成果
    • 人员交流
    • 新闻
  • 信息公开
    • 教学文件
    • 科研文件
    • 财务文件
    • 安全文件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 单分子波函数空间分布直观成像
    单分子波函数空间分布直观成像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张文斌研究员、倪宏程研究员、吴健教授科研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何峰教授团队在量子溶剂化与分子波函数空间分布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发展了一种基于光电子动量谱成像的光学探测方法,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对分子波函数空间分布的直观“成像”,观测到不同质量的分子在极端低温量子环境下的“定域”与“离域”行为,揭示...
    发布日期:2025-11-20
  • 超薄金属中的Tamm等离极化激元激发
    超薄金属中的Tamm等离极化激元激发
        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王少伟教授团队联合芬兰阿尔托大学孙志培教授针对超薄金属无法支持Tamm等离极化激元(Tpp)激发问题,提出广义Tamm等离极化激元(generalized Tamm plasmon polariton,GTPP)新机制,实现了超薄金属中的GTPP激发,研究成果以“Excitation of Tamm Plasmon Polariton in Ultra-thin Metals”为题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华东师范大学为第...
    发布日期:2025-11-10
  • 远程激发在等离激元传感中的定量评估及信噪比提升
    远程激发在等离激元传感中的定量评估及信噪比提升
        近年来,利用波导、光纤或表面波等导模进行远程光激发,以其低热效应、非侵入性和片上集成兼容性等优势,成为SERS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尽管远程激发方案在实验中被广泛应用,但其与直接激发相比在信号强度极限、热效应抑制以及结构稳定性方面的实际差异,仍缺乏系统性、定量化的基准对比研究。现有报道中对远程激发优势的认识存在分歧:一些研究认为远程激发能显著减少局部热积累并提升信噪比(SNR),而另一些报道...
    发布日期:2025-11-04
  • 连续变量量子纠缠的测量设备无关验证
    连续变量量子纠缠的测量设备无关验证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荆杰泰教授团队在量子纠缠验证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连续变量量子纠缠的测量设备无关验证(measurement-device-independent entanglement witness, MDIEW),为构建高安全量子网络和量子通信系统提供了新的方案。该研究成果以“Experimental Measurement-Device-Independent Verification of Continuous-Variable ...
    发布日期:2025-10-29
  • 基于超构表面的多用户全光量子网络
    基于超构表面的多用户全光量子网络
        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荆杰泰教授、刘胜帅教授、李林研究员团队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肖淑敏教授团队、香港城市大学蔡定平教授团队合作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利用超构表面实验生成了一个5×5的连续变量量子纠缠阵列,并基于该量子纠缠阵列构建了一个五用户全光量子态共享网络。相关成果以“Multiuser all-optical quantum network based on metasur...
    发布日期:2025-10-29
  • 时空复用单像素高光谱成像
    时空复用单像素高光谱成像
    高光谱成像技术兼具空间分辨与光谱解析能力,可实现对物质的无标记、非侵入式成分识别与分布可视化,在活体影像诊断、材料失效分析和污染物溯源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现有高光谱系统多依赖大画幅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导致系统成本上升,尤其在红外波段表现尤为突出。此外,通过空间色散或光谱滤波实现光谱分辨时,往往需借助机械扫描或滤波切换,不仅光通量利用率偏低,也制约了空间与光谱数据的并行采集能力,难以满足动态...
    发布日期:2025-10-21
  • 中红外非线性小孔成像
    中红外非线性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是一种古老而优雅的光学现象,最早可追溯至我国哲学家墨子在公元前四世纪的记载:“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这段话准确揭示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光沿直线传播,穿过小孔的光束交叉后在另一侧形成倒立的像。由于无需透镜,小孔成像成为最基础的无透镜成像方式,避免了透镜畸变,并具备无限景深和宽广视场等独特优势,因而在光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针孔相机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再到现代...
    发布日期:2025-09-23
  • 人工智能控制赋能量子压缩光源
    人工智能控制赋能量子压缩光源
       量子压缩光源作为突破经典测量极限的关键技术,在原子钟、原子重力仪、原子磁力计、原子陀螺等精密测量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偏振自旋转效应因其系统简单且与原子跃迁谱线天然匹配的特性,被视为实现原子兼容压缩光源的理想方案。然而,该技术长期受限于多参数耦合导致的系统不稳定性和压缩度提升困难等关键科学问题。    为突破这一科学瓶颈,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开发了基于量子压缩系统软硬件交互的人工智...
    发布日期:2025-09-06
  • 肿瘤靶向比率型金纳米团簇传感器用于活体pH定量监测
    肿瘤靶向比率型金纳米团簇传感器用于活体pH定量监测
        肿瘤的酸性微环境是癌症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在细胞代谢、增殖、凋亡以及药物耐受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实时、精准地监测活体肿瘤内部的pH动态变化对于理解抗癌机制和开发靶向疗法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检测方法如磁共振成像等存在时空分辨率不足、缺乏特异性等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张三军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兼具肿瘤靶向功能与pH灵敏响应特性的新型比率型荧光金纳米团簇生物传感器,华东师范大学叶海峰教授团队提供...
    发布日期:2025-09-05
  • 高品质准连续谱束缚态调控
    高品质准连续谱束缚态调控
        近年来,连续谱中的束缚态(BICs)成为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优异平台。BICs是嵌套在连续背景谱中的理想局域模式。从物理本质上来说,它对应的是品质(Q)因子无穷大的泄露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人们需要将理想的BICs转变成具有高Q因子的准BICs。高Q准BICs模式的激发通常伴随着极大的近场增强,因此准BICs被广泛用来实现高性能纳米光子与光电子器件,包括低阈值激光器和超灵敏生物传感器等。对称性保护BICs作为最简单和...
    发布日期:2025-09-03
  • Yb:CALGO激光器产生亚百飞秒涡旋光束
    Yb:CALGO激光器产生亚百飞秒涡旋光束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曾和平教授团队在超快涡旋激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实现了脉冲宽度低于100飞秒的高功率涡旋光束的腔内直接生成。该研究成果以Sub-100 Fs Vortex Beams Generated from a Yb:CALGO Laser为题,发表于光学领域期刊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涡旋光束因其独特的环形光场分布和携带轨道角动量(OAM)的特性,在光通信、微观粒子操控和量子信息...
    发布日期:2025-09-02
  • 多共振准BIC超构表面
    多共振准BIC超构表面
         连续谱中的束缚态(BICs)是存在于辐射背景中的特殊光学模式,其能量被完全局域在结构内部而不发生泄漏。这种模式在理论上具有无限的品质因子(Q因子)和极强的场局域能力。对于对称性保护BICs(SP BICs)而言,可以通过打破对称性可将其转化为超高Q准BICs,并产生显著的场增强效应。准BIC为激光器、高灵敏度传感、量子强耦合及非线性谐波产生等领域带来革命性潜力。然而,迄今为止报道的大多数研究工作都集中在...
    发布日期:2025-09-02
  • 高分辨中红外单光子计算时域鬼成像
    高分辨中红外单光子计算时域鬼成像
    高分辨与高灵敏的中红外时域探测与分析技术是解析超快动态过程与实现精密测量的重要手段,在远程红外大气遥感、深空自由空间通信、单分子超快动力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传统中红外探测器件在灵敏度、响应速度和工作温度等性能方面仍有待提升,亟待发展室温条件下兼具高时间分辨率与高探测灵敏度的红外测控新方法。 近年来,时域鬼成像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其利用光场的时间关联特性,允许使用低速探测器来重构高速时间信号,...
    发布日期:2025-08-26
  • 中红外非线性空间复用高速成像
    中红外非线性空间复用高速成像
      中红外高速成像是实现运动目标追踪、瞬态物理过程解析以及复杂动力学系统研究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燃烧诊断、材料加工和医学成像等领域。然而,受限于中红外探测器在像元规模、读出速度和探测灵敏度等方面的技术瓶颈,现有的大面阵中红外探测器难以兼顾高空间分辨率与高帧率,严重制约了其在快速变化或不可重复过程中的实时观测能力。因此,在保持高阵列规模的同时提升中红外成像帧频,已成为该领域亟待攻克的关键难题。 ...
    发布日期:2025-08-25
  • 界面附近点声源的辐射调控
    界面附近点声源的辐射调控
         点源的辐射是波动物理学的基石,支撑着光学与声学等众多领域的发展。在光学中,点源可作为量化局域光学态密度(LDOS)的探针,为量子电动力学、表面增强光谱学和纳米天线等应用奠定了基础。尤其是界面附近点光源辐射,可用来揭示光学倏忽逝场相关的微纳光学基础效应,例如横向光场自旋角动量(SAM)。目前,光学点源在界面附近的辐射问题已形成较为完备的解析理论框架。随着微纳光学的快速发展,研究者也开始...
    发布日期:2025-08-24
  • 每页 15 记录  总共 301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21 跳转到 

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光学大楼

邮箱:lps@phy.ecnu.edu.cn 电话/传真:021-54836023

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