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NGLISH
首页
实验室概况
人才队伍
科学研究
开放运行
研究生培养
先进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
信息公开
首页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领导
学术委员会
发展历史
实验室通讯
联系我们
人才队伍
名师风范
两院院士
国家级领军人才
国家级优秀青年骨干
省部级人才计划一览表
研究生导师
教师名录
博士后工作
博士后工作办
在站博士后
兼职教授及客座教授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研究基地
科研动态
科研项目
学术报告
开放运行
国际合作
开放课题
日常管理
访问学者
安全管理
研究生培养
招生信息
培养方案
学生园地
先进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
联合研究院简介
联合研究院领导
合作成果
人员交流
研究院新闻
信息公开
教学文件
科研文件
财务文件
安全文件
实验室logo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等离激元金纳米棒天线激活调控单颗粒上转换发光
强度是纳米发光材料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其发射强度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成像分辨率,显示质量等,而它的偏振特性则扩展了一种除强度和波长之外的传输方式以及区分光信息的方法。在之前的报道中,金属等离激元纳米天线在实现纳米发光材料如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晶(NC)、量子点的发光增强与偏振调控方面展现出优异能力而备受关注。然而,在单颗粒尺度上实现纳米天线等离激元“热点”与纳米发光颗粒的精确耦合并对其发光强度与偏振态...
发布日期:2022-10-25
激子极化激元玻色级联飞秒动力学
激子极化激元是由微腔光子和激子之间强耦合而形成的杂化准粒子,并且它继承了其组成粒子的性质。光子成分使得激子极化激元具有一个非常轻的有效质量(约为电子质量的10-5~10-4倍),这使得它能够在高温下产生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现象;激子成分使得它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性,具有广阔的光电子学应用潜力,如无反转极低阈值的激射、逻辑门、光开关等都已在早期实验被证明。对于激子极化激元室温超快动力学的深入研究,是发展激...
发布日期:2022-10-25
室温激子极化激元飞秒全光开关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与载体容量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与现今的电子器件相比,基于光的信息处理芯片可以极大地提高处理能力和速度,但其发展受到光控开关速度的限制。光开关是未来光芯片发展的核心器件之一,其运行速度和性能将影响芯片的整体性能指标。激子极化激元是由微腔光子和激子之间强耦合而形成的杂化准粒子,并且它继承了其组成粒子的性质,其半...
发布日期:2022-10-25
大视场中红外单光子成像
中红外波段位于分子指纹光谱区,涵盖了地球大气多个透射窗口,实现超灵敏中红外探测在天文、材料、医学、航天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由于中红外光子能量较小,硅基探测器对其无法直接响应,通常需要采用带隙更小的碲镉汞、锑化铟等半导体材料。然而,所制备的红外探测与成像器件存在较为严重的暗电流与热噪声,一般需要低温制冷提升探测灵敏度。长期以来,实现单光子水平的中红外成像是红外测控领域极具挑战的前沿热点。近年来,频率...
发布日期:2022-10-25
利用Pancharatnam-Berry超表面实现 非线性极化响应的重构
Pancharatnam-Berry(PB)超表面由二维平面上取向周期性旋转的各向异性人工纳米原子组成,将能革命性地替代传统的大型光学器件。基于超表面可以实现光的波前控制,涡旋光束产生,全息成像和信息加密等功能。由于超表面上的纳米原子能实现非线性信号,如二次谐波,三次谐波和四波混频信号的响应增强。超表面的运用范围已经从线性响应拓展到非线性响应。 通过设计PB超表上的人工纳米原子...
发布日期:2022-10-17
利用ResNet神经网络识别大气湍流中的 分数轨道角动量
202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对我们理解复杂系统的开创性贡献”。实际上复杂系统还没有统一的定义,诺奖的网站上对什么是复杂系统的描述比较具有概括性:“物理学家已经对它们进行了几个世纪的研究,由于具有大量的组成部分,或者受偶然性支配,因此很难用数学来描述复杂系统。它们可能是混沌系统,诸如天气系统,初始值的小偏差会导致后期的巨大差异。”涡旋光束在自由空间中传输时受到大气湍流的影响而产生相位畸变,光强分布...
发布日期:2022-10-17
呼吸子激光智能化调控
许多新兴应用需要具有精确定制的时间和光谱特性的超快激光器,而通过试错法反复试验来获得目标光场很难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最近,通过应用先进的算法工具和自适应反馈控制系统,寻找真正自我优化的超快激光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通过遗传算法可以实现飞秒孤子脉冲的自动化产生,不再需要人去手动调节激光器参数。然而,现有的机器学习算法毫无例外地只能用于参数不变的飞秒孤子激光器的控制,并不适合于诸如呼吸子之类的重要的...
发布日期:2022-10-17
超快光学弹簧的单次实时成像
作为一种具有螺旋形波前结构的特殊新型光束,涡旋光束已经在光学通信、显微成像等领域得到了无数的应用。当两束具有不同拓扑荷数的涡旋光束相互叠加时,由于干涉将导致特定的空间结构分布,产生一种新的同时在相位和强度上都具有螺旋结构的光场,这种光场类似于弹簧结构,如图1(a)所示,因此被称为光学弹簧。基于光学弹簧的独特性质,利用超短激光脉冲产生的以吉赫兹或太赫兹高速旋转...
发布日期:2022-10-17
负荷电胶体量子点自旋动力学的尺寸依赖研究
半导体量子点电子自旋有着非常复杂的弛豫过程。随着量子点尺寸的改变,在不同的自旋弛豫机制下自旋弛豫时间可能增长也可能减短并具有不同的函数依赖关系。研究自旋动力学的尺寸依赖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自旋弛豫机制及其影响因素。CdSe和 CdS胶体量子点的自旋动力学通常存在两个具有不同进动频率的自旋组分;这两个组分的自旋弛豫机制也可能存在很大区别。在零磁场、纵向磁场或者较弱的横向磁场下这两个自旋组分相互纠缠,难以区分。胶...
发布日期:2022-09-27
纳米体系表面分子电离单帧成像
飞秒激光光场与微纳体系的极端相互作用在激光精密加工等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激光精密加工能够实现微纳尺度的精细控制,加工过程涉及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入射到微纳结构上的强激光场诱发表面等离子体,入射光场与表面等离子体波之间发生耦合,在限域空间内产生局域场增强效应,进而诱导纳米材料自身以及吸附于表面的分子发生超快电离。表面分子的预先电离结合电子碰撞等行为可能诱发纳米体系的进一步电离,产生大量...
发布日期:2022-09-27
时频域整形飞秒激光高效制备规则周期性纳米结构
超快激光诱导周期性表面结构可以有效地调控材料特性,在表面着色、大面积光栅、双折射光学元件、光存储和表面润湿性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调控和高效制备规则、均匀、深的亚波长周期条纹是实现这些功能的关键。目前,在加工规则且均匀的LSFL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挑战:增强周期性能量沉积、减少烧蚀剩余热、避免碎屑的沉积。贾天卿教授研究团队基于4f结构零色散脉冲整形系统,利用周期性π相位阶跃调制,将傅里叶极限脉冲整...
发布日期:2022-09-27
分子电离解离过程中的瞬态电荷局域化
分子键合理论中,价电子游离在分子内原子之间从而被认为是非局域的;而内壳层电子与分子内原子紧密结合从而被认为是局域的。借助同步辐射和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等先进光源,探测原子或分子的内壳层电子空穴已成为现实,这主要是由激光脉冲的光子特性决定的。另一方面,当激光脉冲振荡电场的强度与分子的库伦场相当时,脉冲的光场特性则可以打破分子中价层电荷分布的静态平衡,从而导致价层电子空穴局域化。目前已有一些理论提出了...
发布日期:2022-09-27
分子阿秒不对称性电离精密测量
形状共振是电子-分子散射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在光致电离过程中,具有一定动能的光电子在出射时会被短暂囚禁在由于势垒产生的准束缚态上,隧穿过程产生与势垒形状相关的百阿秒量级时间延时,同时,在共振能量附近分子的光电离散射截面或电子-分子碰撞截面出现显著共振峰。关于形状共振的讨论持续已久,形状共振态上光电离散射截面及角分布不对称参数测量不断发展。近几年,高等极紫外光源的产生推进了阿秒尺度精密探测技术的发展,使...
发布日期:2022-09-27
随机光力热机
热机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传统热机是将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对外做功。该过程有大量粒子参与,其规律可用经典热力学解释。近年来随着微纳制造和激光技术的突飞猛进,如何实现微纳尺度甚至原子尺度的热机 成为重要的交叉科学前沿,不仅是随机热力学和量子热力学的关键问题,而且对未来的生物、医药、能源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其中基于光力学的热 机具有极大的优势,能够在量子区域进行深入操作, 吸...
发布日期:2022-09-27
隧道结纳腔中的CoTPP分子膜电致发光
扫描隧道显微镜诱导发光技术(STML)融合了高分辨的形貌表征和高灵敏的单光子探测,利用STM金属探针高度局域化的隧穿电子激发隧道结中的分子发光。前期研究表明,当隧道结中纳腔等离激元模式与分子特定荧光的对应能量匹配时,分子荧光与纳腔等离激元能够实现相互激发和调制,并借助于多层分子膜、卤化物、氧化物等间隔层结构的脱耦合作用,在荧光产率较高的分子体系中获得局域的、分子本征的电致荧光。金庆原教授研究团队将STML研...
发布日期:2022-04-06
每页
15
记录
总共
27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7
/
19
跳转到